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武汉正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19家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申报弄虚作假行为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局),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
经查,武汉正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13家建设工程企业在资质申报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江门市信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在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申报资质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申报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建市〔2011〕200号)等规定,决定对武汉正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19家建设工程企业予以通报批评,不批准其资质申请,并将其不良行为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予以公布。自本通报印发之日起1年内不受理上述企业申请相应行政许可。
附件:1.资质申报弄虚作假企业名单
2.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申报资质弄虚作假企业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19年11月12日
(此件主动公开)
进入2019年,住建部加紧了建筑业资质核查的步伐,住建部加大了建筑业资质的核查力度,从年初公布我国首例被撤销建筑企业特级资质案例到如今,通报数百家建筑企业被投诉举报造假,无不显示出住建部治理建筑业内企业资质的决心。在建筑市场中,出卖企业资质、挂靠等现象普遍。同时,从住建部公布的数以百计的被举报投诉企业名单来看,业内造假问题依然很严重。对弄虚作假取得资质的企业,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撤销其相应资质,且自撤销资质之日起3年内不得申请该项资质,除了剑指国内顶级建筑企业资质企业外,时间跨度大的企业资质造假行为,住建部也照查不误,甚至在今年也出现了多家时隔10年以上的的资质升级弄虚作假也被住建部查处、撤销了相关资质,那么在今年住建部对新申请资质的审查也越来越严,今年以来通过率更是连续创下新低,整体可以看出一方面是住建部对企业资质造假行为打击力度加大,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资质申请审核批准也日趋严格。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但建筑工程中不断暴露出的质量问题以及重大安全事故,也将许多建筑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在建筑市场中,企业资质出卖、挂靠等现象非常普遍。
对于资质造假,不管是被清出建筑市场,还是责令整改、撤销企业资质,对建筑企业来说都是不小的损失。从住建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上公布的数以百计的被举报投诉企业名单来看,业内资质造假问题依然很严重。
那么,企业为何热衷于资质造假呢?“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资质在建筑企业的投标与市场竞争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然也成为众多建筑企业,甚至包括国内一流的央企、央企二级单位追求的目标。资质等级越高,代表企业实力越强。”
这是由中国大的政策环境决定的。建筑业企业资质,其实都包含着一种政府为企业资质能力背书的味道。具有建筑业资质的企业,特别是高资质的企业,就相当于获得了政府的特许经营许可,企业就可以在和其他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比其他那些没有相关资质或者是资质级别较低的企业更有竞争力。
除此之外,政策的引导作用和影响力也不可小觑。
2016年10月,住建部发布《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其中明确,除各类别最低等级资质外,取消关于注册建造师等的指标考核。取消注册建造师等人员的指标考核后,工程业绩就成为资质标准三项硬性指标(企业资产、技术负责人、工程业绩)中分量较重的一项。
通知还明确,对申请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一级资质的企业,未进入“四库一平台”的企业业绩,不作为有效业绩认定。这也导致部分建筑企业为获取资质,不惜通过弄虚作假,搞假资料、假业绩申请资质。
当下,住建部对于企业资质造假问题监管日趋严厉,相关企业应该及时做好应对。同时,从近期主管部门频频动作来看,建筑行业已开始了大整顿,那些空壳公司、皮包公司、靠弄虚作假存在的公司将被清理出去,市场无序的状况将得到一定的改善。对实实在在干工程的公司或许会有阵痛,但从长远来说是利好。
近年来,住建部对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监管手段不断升级。除了上面提到的“企业资质动态核查”措施外,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告知承诺系统,加强动态核查。从2018年开始,住建部开始探索建立“诚信规范、审批高效、监管完善”的告知承诺审批新模式。具体就是简化审批流程。加强事后监管。
依托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在对企业承诺内容进行重点比对核验的同时,着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实现对企业业绩现场核查全覆盖。对以虚构、造假等欺骗手段取得资质的企业,依法撤销其相应资质,并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
四库一平台,监督项目业绩记录。2018年3月住建部发布文件,要求加强对已入库工程项目信息的监督检查,规范化监督机制,定期检查、随机抽查,进一步监督信息的真实性,确保项目业绩记录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有效解决工程业绩造假的问题。
建立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制度。2017年,住建部发布了信用管理暂定办法,有史以来第一次明确了建筑市场主体的黑名单制度。同时要求各级住房和城市建设主管部门,重点关注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中列出的建筑市场主体,限制市场准入、资质资格申请、招投标。
对此,我们建议:对于业绩过硬的企业,还是要尽量申报、升级资质;而那些条件不够的企业,建议不要花太多精力。
在众多申请特级、一级资质的施工企业中,被住建部通报的主要原因往往就是业绩造假,从而导致已取得的资质被撤销,实在是得不偿失。与其这样,还不如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业务。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造假已变得非常困难,做精做专才是建筑企业生产发展的“王道”。
进入2019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四库一平台”监管强化、业绩实地考察全面落实、资质审查趋严。河北资质如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业绩过硬企业建议能升尽量升
目前高资质在市场中优势地位还在存在的,能够申请还是要申请,资质申请核心指标就是“业绩”,“业绩”过硬的企业,建议努力尝试。
二、条件不够的企业建议不要花太多精力
在众多施工企业申请特级、一级资质中,往往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通报的,其主要原因就是业绩造假,已取得资质被撤销,实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与其这样,还不如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业务。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造假已变得非常困难。
三、绝大部分建筑企业“做精做专”才是王道
从国外建筑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市场中最终留下来的总承包企业数量都是有限,大部分还是专业施工企业。近几年,虽然我国建筑业增速下降,而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大型央企业绩大幅增长。2018年,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93.25亿元,同比增长13.8%。民营优秀企业代表中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营业额已突破1000亿。
市场规律:有实力的超大集团通过规模效益实现企业利润,中小企业则需通过其专业性赢得市场不可替代性,从而立于市场不败之地!
建议中小建筑企业根据自己强项,选择好细分市场,专注专业、做精做强,掌握核心技术、赢得市场口碑,通过努力,在某个细分市场做到全国数一数二,这一点在未来竞争中将是非常重要的!